首页 > 农人健康 > 药材功效 >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

发布于:2016-02-17 07:54:11 药材功效 阅读: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和较强的耐受光抑制能力。找到黄绿叶ygl1的突变基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水稻高光效生理方面的研究。在国家“973”、“86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通过数年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了引起水稻黄绿叶突变性状的机理。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世界著名植物科学学术刊物《植物生理》上。

培育高光效的高产水稻品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水稻光合作用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生理水平上,同时传统的杂交育种手段在改良水稻光能利用方面至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叶色突变体是开展光合作用研究的理想材料。

据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农业大学吴自明介绍,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是栽培稻品种“镇恢249”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与野生型叶片颜色相比,幼苗为黄色,易与正常幼苗区分,且不受环境影响;中后期缓慢变绿,后期叶色接近野生型。虽然ygl1突变体生长量和单穗重较野生型低,但分蘖能力增强,成穗率增高,熟期适中,产量达到每公顷6.759吨(亩产900.12斤),因而具有较大的研究利用价值。

要把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应用到生产上,首先就要找到导致叶绿素发生突变的基因。为此,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为水稻高光效生理研究和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比如,在良种繁育和杂交育种实践中,可以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将ygl1黄绿叶基因导入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当中,利用叶色变异作为标记性状,不但可以测定水稻种子纯度,大大降低田间检测种子纯度的成本和时间,还可在苗期去杂,克服光(温)敏核不育系在制种时常见的由于温度变化而造成育性恢复所带来的杂交稻产量下降的损失。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